系部动态
劳动之美,育人之魂——探索劳动教育的深度与温度
发布时间:2024/12/28
撰稿:
编辑:
审核:
来源:

为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课程思政建设,12月25日下午,艺术实践中心成功组织开展《劳动与劳动教育》公开课。视觉传达设计系教师张彭云主讲,艺术实践中心副主任王丽霞主持。校长张广军、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庞永辉、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高英坡、艺术实践中心、五系两部负责人及师生代表近百人参加。

艺术实践中心副主任王丽霞主持


主讲人介绍

张彭云,中共党员,视觉传达设计系专任教师,兼任辅导员。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参编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影视》教材;参绘人音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教材插图;获“北京市研究生优秀毕业生”;获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艺术作品,论文入选《启功先生与美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公开课现场

开场张彭云老师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全部人的活动迄今为止都是劳动”、“整个社会都围绕着劳动进行,人类发展史可以视为一段人类劳动发展史”等经典理论,引出今天所讲的主题“劳动与劳动教育”。

公开课现场

随后,张老师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劳动教育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讲解劳动教育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张老师通过讲述习总书记在陕西梁家河插队的劳动经历,向在场师生生动展示了总书记的“劳动观”。并以热门综艺《种地吧》中少年们的故事为劳动实践案例,让师生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在劳动中的朝气与活力。

公开课现场

师生听课现场

课堂教学中,张老师采用讲授、提问、情景、案例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借助AI技术、趣味视频等教学形式将课程思政沁润在整个课堂中,师生们相互交流,收获颇丰。此次公开课,不仅加深了师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解,更激发了大家对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深刻思考。

在场教师合影


劳动教育课回顾

本学期,劳动教育课堂在“育人”这一核心理念的引领下,绽放出别样的光彩。张老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段段别开生面的劳动之旅。

在课程的第一周,张老师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旨在点燃学生内心的劳动火花,培养他们的劳动素养与习惯。课堂上,同学们被分为了多个劳动小组,每个小组都承载着不同的使命:“手工劳动组”以灵巧的双手编织长城;“清扫组”则在教室里书写着整洁与秩序;“创意劳动组”则在工坊内,用创意与巧思,为空间赋予新的生命。分工明确,团队协作,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同学们对劳动的热爱与尊重。

同学们在劳动中


图片48


图片49

同学们劳动成果

在第二周的课堂上,张老师进行了理论方面的教学,让同学们明白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把同学们第一周劳动实践的前后对比图展示出来,让大家直观的感受到劳动的力量。


10月16日下午3点,视觉系各教师和辅导员还对劳动教育课进行了一次教研分享活动,张老师讲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教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在充分的交流中,教师们不仅加深了对劳动教育课程的理解与认识,更在彼此的分享中汲取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第三周和第四周的课程,恰逢我校六十华诞。张老师以此为契机,设计了一堂特别的劳动课——编织手工小红花,以此作为对学院的深情献礼。课堂上,已经掌握编织技巧的同学化身为小导师,耐心指导着每一位同学。大家相互学习,在编织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深化了同学间的情谊,共同编织出了一朵朵美丽的小红花。

为期四周的劳动教育课虽已结束,但它所播撒的劳动精神种子却在每个学生心中深深扎根,悄然生长。劳动,永远是最美的风景线,而劳动精神,则是我们永恒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未来,视觉传达设计系将继续秉承“育人”的核心理念,不断探索和优化课程,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推动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在思想上得到升华,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不断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写留言
留言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