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动态
寻迹・造物 |《设计调研》(二)走近定州非遗,探寻古韵风雅
发布时间:2025/03/10
撰稿:
编辑:
审核:
来源:



工美视传
,赞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并持续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2025年3月4日上午,视觉传达设计系 2023 级公共艺术设计专业 70 余名同学,在我系副主任李凤,专业教师石姿娴、张彭云以及辅导员于海鹏的带领下,踏上前往定州的调研之旅,探寻定瓷、缂丝等非遗文化的奥秘。

师生合影

part 1

古韵新潮,宋街初体验

首先,师生们抵达定州古城文博园宋街地下——爱里路,古韵与新潮交织的氛围扑面而来。穿过爱里路,踏入宋街街区,曲折回转的街巷间,宋词、宋瓷等文化元素触手可及。定瓷大街、缂丝巷、苏东坡美食街等主题街巷,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繁花似锦、风雅宋朝的市井百态。



2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part 2

定瓷风华,大师作品赏

进入弘传定瓷博物馆,侯建平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薛兴嶙的定瓷艺术作品。定瓷,中国宋代五大官窑名瓷之一,薛兴嶙大师系统整理出定窑九大釉色系,称之为“九玄定器”。定瓷的特点是 “其色如玉,薄如纸,叩击声色如磬”,侯老师依次拿起不同的定瓷作品,为我们讲解其背后的故事与工艺特点,大家近距离欣赏到了定瓷艺术的绝美风姿。










图片7




图片8




part 3

民俗风情,文化印记寻

随后,进入定州民俗文化博物馆,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映入眼帘。定州三宝——定瓷、缂丝、核雕,以及定州美食、虎头鞋、面塑、纸风筝、木刻葫芦、葫芦烙画等民间文化展品,无不彰显着定州深厚的历史底蕴。王鹏巍老师耐心导览讲解,同学们认真学习,沉浸在定州民俗文化的魅力之中。





图片10




图片11




图片12



part 4

博物馆藏,千年历史感

下午,师生们走进定州博物馆,丰富的藏品令人惊叹,尤其是汉代文物和定窑瓷器。从北宋至明清的定窑瓷器精品,造型精美、白瓷质地独特、制瓷工艺精湛。展馆设计巧妙融合古典美学与现代科技,沉浸式布展让我们仿佛穿越千年,感受到定州作为“中山文化”核心的厚重历史,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片14




图片15




图片16



图片17


part 5

缂丝技艺,非遗魅力现

最后一站是思本堂定州缂丝艺术馆。缂丝技艺,作为世界级非遗,以 “通经断纬” 为特点,因其工艺复杂,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织中之圣”的美誉。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定州“王氏缂丝”传承人王鹏巍展示了具有定州特色的缂丝作品及衍生品,如缂丝饰品、手包等,并向同学们演示缂丝过程,大家认真观看学习,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



图片17


图片18


图片19


图片20



此次定州调研之旅,不仅是对非遗文化的感受,更是职业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深度对话。我系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文化素养,让工匠精神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同学们能汲取传统智慧,融入现代设计思维,为非遗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实现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的完美融合,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