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动态
“美美共育 生生向美”——《平面构成》课程创新成果展示(一)
发布时间:2025/03/14
撰稿:
编辑:
审核:
来源: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变革的创新路径,不断提升我系教师教学质量,美术系教师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紧紧围绕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工作目标,以新一轮双高专业群建设作为核心内容,在《构成设计》课程中积极探索AI赋能教学创新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


 课程名称 

《构成设计》

 授课班级 

美术教育2401

 任课教师 

杨娟



AI赋能,开启创意之


在《构成设计》课程中,AI 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技术概念,而是成为了师生手中强大的创意助手。借助AI工具,能够突破传统教与学的限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探索点线面的无限可能。从构思草图到细节完善,AI提供的海量素材、智能生成的图形元素以及色彩搭配建议,为学生们的创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在教学过程中,杨娟老师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根据作业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创作作在独立完成作品基础上,利用AI工具,创作出一系列风格独特、富有创意的作品,这些图形既展现了大家对点、线、面构成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思维,更成为学生们创意的种子,在后续的二次创作过程中逐渐生根发芽。未来,美术系将继续深化AI技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为培养新时代美术人才提供强大动力。


学生佳作,彰显独特魅力


 作品一 

作者:任英姿 

作品介绍:这组作品呈现出了强烈对比的黑白色调,反映出创作者内心强烈的情绪,或是冷静理智,或是压抑深沉。密集的线条和丰富的图案细节,也暗示着创作者内心思绪的繁杂。这种抽象的表达方式,显示出创作者探索新事物和自我表达的欲望,希望通过独特的画面语言展现内心世界。


作品二

作者:王颖 

作品介绍:这组作品呈现出多样的风格,激发观众的好奇心,促使人们去探索画面背后的意义。作品所具有丰富的色彩则能唤起愉悦、活泼或神秘的情绪。右下角具有毕加索风格的人像,以不规则的图形拼接让人产生困惑和思考,挑战观众对传统人像的认知。


作品三

作者:石梦珍 

作品介绍:这组作品感受到了重复与渐变部分线条和图形以重复的形式出现,形成了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同时一些线条在疏密、长短上呈现渐变效果,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和深度感。画面中带有箭头的圆形等个别元素,在形状、大小或方向上与周围元素形成差异,成为特异点,打破了画面的常规,增加了独特性和吸引力。


作品四

作者:陈嘉祺 

作品介绍:这组作品中点的运用多样,例如色彩各异的圆点,起到强调、点缀和活跃画面的作用;面的形态各异,包括几何形和不规则形不同面的组合、重叠构建出复杂的空间层次,使画面具有立体感。


作品五

作者:陈雨娟 

作品介绍:点、线、面构成作品通过利用AI工具衍生出各类色彩鲜艳、形象活泼的作品。带有卡通人物的画面,容易唤起观者的愉悦感和童心;而作品中凸显黑白色调、较为复杂的图案给观者带来一种沉静、思考的心理氛围,不断引导观者深入探索作品中的细节。


作品六

作者:刘若丹

作品介绍:这作品通过黑白色块的对比以及独特的组合方式,利用AI工具衍生出不同色调和类型的作品,营造一种神秘、理性且略带紧张的心理氛围进而引发受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与此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视觉力,不断激发着观者的思考。


作品七

作者:将秋雨 

作品介绍:画面利用线条的粗细、疏密变化,形成了丰富的视觉层次。不同方向的线条引导视线在画面中游走,增加了动态感。黑白对比强烈,使得各个图形更加突出,视觉冲击力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