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动态
民间美术作品线上展:传承古老记忆,展现永恒之美
发布时间:2025/04/18
撰稿:
编辑:
审核:
来源:



民间艺术

✦✦✦

展览班级

美术系2023级美术教育

指导教师

刘建国 王勃舒 王洋 

谭玉珏 刘光明

主题

传承古老记忆 展现民间之美


前言.

民间美术——根植泥土的永恒之美。民间美术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视觉诗篇,是劳动者用双手书写的朴素哲学。它诞生于灶台边的剪纸、屋檐下的彩绘、节庆时的社火,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礼赞、对幸福的祈愿。本次展览是同学们深入生活和对话传统的成果展示,从剪纸的率真刀痕到缝制虎头的璀璨匠心,从木版年画的吉祥叙事到染织的拙趣浪漫,我们试图以当代视角重新发现民间美术中“俗”与“雅”的辩证。那些被烟火气包裹的线条里,藏着比教科书更生动的美学法则。当我们用美育课堂丈量民间的辽阔,会恍然领悟:所谓传统,从来不是玻璃展柜里的标本,而是持续生长的生命。欢迎您在此驻足,感受这些仍在呼吸的古老灵魂。

作品展示

一、民间剪纸与版画:镌刻民俗风华

《平安喜乐》

辛晓英

这件剪纸作品将龙凤与囍字完美融合。以传统剪纸技艺,在红纸上精心雕琢,流畅线条勾勒出龙的威严、凤的优雅。龙象征阳刚,凤寓意阴柔,二者相拥环绕着囍字,象征阴阳和谐,围绕囍字。整体既传递出龙凤呈祥的美好寓意,又饱含对新人婚姻幸福美满、生活吉祥如意的真挚祝福 ,极具中式浪漫与文化内涵。

《年年有余》

张佳怡

这组剪纸作品以锦鲤与荷花荷叶为主要元素,锦鲤作为主角,其造型生动活泼,以细腻流畅的线条勾勒出锦鲤的轮廓,鱼身的鳞片、灵动的鱼尾、俏皮的鱼眼都被精心雕琢,尽显蓬勃生机。少量荷花荷叶穿插其中,荷花的花瓣层次分明,荷叶舒展自然,与锦鲤相互映衬,营造出一幅“鱼戏莲叶间”的美妙画面。大红纸张作为载体,传递出喜庆、吉祥的美好寓意,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祝福。

《舞狮》

张思雨

醒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寓意着吉祥、勇敢和力量。此次醒狮女孩刻纸创作,以灵动的女孩与威武醒狮相融合为核心。用细腻刀法展现女孩的朝气与坚毅,醒狮则以夸张造型、突出其精气神。将传统醒狮元素赋予新活力,借女孩形象传递出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精神,期望借作品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

《门神》

王雨晨

门神画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重要部分,春节时常张贴于住宅大门。其历史可追溯至先秦,融合神话、宗教与艺术审美。寓意从 “驱鬼辟邪” 发展为多元文化体系,是古人的精神盾牌,生动表达对 “家国平安”“幸福生活” 的追求。如今,它在传统与现代交织中,传递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精神力量 ,承载着古人敬畏与向往 。

《门神》

宋昕

这幅木刻作品以传统门神形象为蓝本。创作时,先深入研究传统门神造型特点,提炼其威严、勇猛的特质。构图上,让门神居于画面中心,以突出主体地位。刀法运用丰富,粗线条表现门神铠甲的厚重与坚硬,细腻线条刻画面部表情和装饰细节,通过黑白对比,增强视觉冲击力。手中兵器等道具精心雕琢,寓意驱邪避凶。选用木刻形式,因其质朴、粗犷质感与门神的守护、威严气质相契合,旨在借传统艺术形式,传承民俗文化中驱邪祈福的美好愿望,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与情感共鸣。

《鲤鱼》

 董佩婷

鲤鱼,在中国民间美术中承载着“年年有余”“鱼跃龙门”的吉祥寓意,是版画创作的经典题材。本次展出的鲤鱼主题作品,以传统技法为基础,通过刚劲的刀工再现鱼鳞的层叠水纹,墨黑色的传统颜色渲染出喜庆热烈的视觉张力。  这些跃然纸上的鲤鱼,既是农耕文化对丰饶的祈愿,也传递着版画艺术“以刀代笔”的独特语言——每一道刻痕的深浅变化,都是匠人对生命力的虔诚刻画。愿观者从这些鲜活的形象中,感受民间美术跨越时空的生机与温度。 

《龙凤呈祥》

 石祎晨 

龙凤呈祥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吉祥符号,有着丰富美好的寓意:   婚姻美满:龙和凤分别代表着阳刚和阴柔,象征着男女双方的结合,常出现在婚礼等喜庆场合,祝福新人幸福美满、和谐恩爱。  繁荣昌盛: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着力量、权威和祥瑞,凤象征着美丽、吉祥和幸福。龙凤同时出现,寓意着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吉祥如意:作为一种传统的吉祥图案,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能带来好运和福气,在各种节日庆典或日常装饰中广泛应用,以祈求事事顺利、吉祥如意。

《醒狮少女》

  张颖 

“醒狮少女”这个主题非常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完美结合,可以创作出一种古典又充满生机的版画作品。作品中将女孩的身影定格在纸张中心,在周围点缀一些醒狮相关的纹样。“醒狮少女”将继续以她的热情和才华,引领更多人探索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

《哪吒》

 王鹏飞 

本作品以《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哪吒为原型,采用五合板为原料创作。用三角刀刻出直线展现哪吒桀骜性格,以阳刻手法立体化呈现。精心雕琢其表情,八字眉、黑眼圈凸显 “打破成见” 主题,“丑萌” 设计暗合魔丸身份与偏见。保留 1979 版肚兜、丸子头等元素,拓印选用电影中的红黑色调,生动展现哪吒形象。

《醒狮》

王佳惠

《醒狮》为黑白画作,呈现兽面形象,兼具神秘与艺术张力。它以简洁线条勾勒轮廓,大眼睛极具冲击力,额头图案与耳部火焰线条添神秘。采用黑白对比的版画技法,借线条粗细、疏密变化塑造层次。这是对传统醒狮形象的现代演绎,以抽象形式唤起观者想象,引发对传统文化与艺术创新融合的思索 。

《招财猫》

康佳慧

刻画的招财猫头戴类似舞狮的头饰,保留了招财猫标志性的铃铛、元宝元素,整体憨态可掬,传递出喜庆氛围。以黑白对比呈现,通过线条和块面的组合塑造形象,刀法痕迹明显,有质朴的手工艺术质感。简约而富有装饰性,虽无绚丽色彩,但黑白的强烈对比,使招财猫形象醒目,具有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传统寓意传承:融合舞狮元素的招财猫,既承载了招财猫招财进宝的寓意,也结合了舞狮驱邪避凶、带来好运的内涵,表达了人们对财富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手工技艺:交织生活纹理


布老虎

赵雨欣  邱晓冉

布老虎起源于虎图腾崇拜,承载着祈福、驱邪等吉祥寓意,本次设计旨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使其更符合当代人的需求。在制作的时候保留布老虎基本外形特征的前提下,对其进行适度夸张与变形,将身体比例调整为更加圆润可爱,整个布老虎的制作运用精细的手工缝制或机器缝制工艺,确保布老虎的外形规整、线条流畅。通过刺绣、彩绘、剪贴、挖补等装饰手法来表现布老虎的五官、花纹和图案;彩绘则可以使用环保的纺织颜料,绘制出色彩鲜艳、富有层次感的画面;剪贴和挖补工艺可以用于制作一些特殊的装饰效果,如老虎身上的斑纹、花朵等,使布老虎更加立体、生动。

鲤鱼灯 

王靖旋 刘雨晴

 鲤鱼,在中国文化里象征吉祥、富裕与勇气 ,逢年过节,鱼灯更是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选择制作鲤鱼灯,意在传承这份深厚文化,让传统节日氛围融入现代手工创作。材料选选用扭扭棒作为主材,因其柔软易塑形,色彩丰富,能生动呈现鲤鱼灵动之态。辅以细铁丝增强骨架稳固性,确保鱼灯结构完整。再搭配半透明彩纸糊于灯身,营造朦胧光影效果;彩珠与丝线用于装饰,增添节日华丽感。

萌虎纳福手工挂件

 王佳琪 赵雅婵 郭晓玉 李欣宇

灵感取自中国传统虎文化,虎象征勇猛、力量与吉祥,能驱邪保平安。把传统虎元素与现代手工技艺融合,制成兼具传统与现代审美的挂件。通过刺绣,用多种针法绣出老虎细节;经缝制塑造立体造型,部分填充棉花;再搭配流苏等配饰。此挂件寓意驱邪平安,可作钥匙扣等,既实用,又承载传统文化,增添生活吉祥氛围。

掐丝珐琅书签

彭旭旸 刘豫阳

这两款书签的图案灵感源自中式花卉之美。玉兰花优雅高洁,常被视为品德高尚的象征;兰花风姿素雅,一直是君子气质与淡泊心境的代表。将二者以掐丝珐琅形式呈现于书签,旨在把中式美学与实用物品结合,传递传统文化韵味。在设计上,注重线条与色彩的搭配。金属丝的金色线条与黑底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图案轮廓;玉兰花的粉白、兰花的蓝白配色清新雅致,辅以绿色枝叶点缀,既展现花卉的自然之美,又营造出古朴典雅氛围。书签小巧精致,方便实用,希望使用者在阅读时,能通过它感受传统工艺魅力,增添一份文化雅趣。

马勺脸谱

郭佳慧 贾艺萌 焦婧然

马勺脸谱为陕西三秦民间独有,由社火脸谱演化而来,其原是先民生活用具,从夏商沿用,以桐木等优质木材手工精雕而成。图案多取自民间传说,有法力、正义人物造型,寓意镇宅、祈福。如今,马勺文化可融入现代生活,用作家居装饰等,采用环保材料与工艺,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凤冠挂件

张敖萌

这个作品的材料都很小,从无到有,一点点成型,心中满是成就感,每一步都需要很细心耐心,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可以做出许多各种各样的作品,每次完工都是一次心灵的碰撞,赏心悦目的作品真是越看越开心,带来的快乐不仅是成品本身,更是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制作的过程也是一种冥想,可以专注于当下,忘却烦恼,达到内心的平静。热爱可以督促我们加强自律,克服情绪,让自己变得更好。

编织团扇

杨姿怡

这把“古韵清风”编织团扇,不仅仅是一件手工艺术品,更蕴含着丰富的寓意。扇面的传统图案象征着吉祥、美好与繁荣,如云纹寓意高升如意,花卉代表着生机与美丽,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其清新雅致的整体风格,则传达出一种在喧嚣尘世中追求内心宁静、回归自然本真的精神诉求,希望使用者手持此扇,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而来的古韵悠然,在炎炎夏日中享受一缕清风拂面的惬意,同时也为生活增添一抹别样的文化韵味。

非遗竹编扇子

杜世好

非遗竹编扇子是独具风格的竹制品,流传于中国多地,南方尤甚。它以精湛工艺、独特艺术价值受珍视。选用竹子为原料,竹子质地坚韧、易加工,且具环保性,是可持续的绿色材料。作为古老民间艺术,竹编扇子承载世代文化底蕴与艺人智慧,彰显中华民族审美,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