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动态
数字系红色文化育人基地系列|走进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5/09/24
撰稿:王晨
编辑:英颖
审核:李建新 杨磊 李乔 王博
来源:
       今天,我们的保定红色之旅来到了第四站——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让我们一起走进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再次追寻百年前先辈们的脚步,回顾他们远渡重洋探寻真理的身影。

微信图片_2025-09-24_095546_759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金台驿街86号,原为保定育德中学旧址,是一所历史专题类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25-09-24_095634_376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一批中国进步青年开始把寻找救国道路的目光转向欧洲,参加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保定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祥地。1917年起,李石曾、吴稚晖、蔡元培等开始在国内推广留法勤工俭学。1917年夏,李石曾在直隶蠡县(今属河北省保定市)布里村开设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布里村留法工艺学校。学校设有实习工厂,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人之一蔡和森就毕业于此校。1917年秋天在保定育德中学附设了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该班教学质量之高,教学设备之良,赴法人数之多,是其他学校不能与之相比的。革命前辈刘少奇、李维汉、李富春等湖南学生就先后毕业于此班。

微信图片_2025-09-24_095637_870

微信图片_2025-09-24_095641_228

       邓希贤(青年邓小平)、周恩来、赵世炎、蔡和森、向警予、李维汉、李立三、陈毅等一大批进步青年先后来到法国,目睹了法国共产党与底层劳工的革命运动,在求生存、求真理的过程中组织了“反饥饿大会”“拒款大会”“里昂大学事件”等一系列爱国运动,最后自觉集合到了共产主义的大旗下,成立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邓希贤于第五次代表大会时入选书记局,并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踏上了前往苏联的列车。轰轰烈烈的法兰西岁月锻造了这群年轻人的灵魂与理想,未来中国的命运将因他们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

微信图片_2025-09-24_095646_419
微信图片_2025-09-24_095650_153
微信图片_2025-09-24_095654_478
微信图片_2025-09-24_095657_405

微信图片_2025-09-24_095700_658

       纪念馆的筹建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亲历者李维权、何长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下,历经全国多地走访、史料收集,于1981年首次举办专题展览,轰动全国,此后展览巡展湖南、四川、广东等省,成为红色教育的重要载体。展厅内陈列着百余件文物史料,包括周恩来、蔡和森等革命家的手稿、照片、生活用品,以及旅欧共青团档案等珍贵文献

       这些展品的背后,是革命先驱们用热血与生命谱写的壮丽篇章。每一份手稿,每一张照片,都见证着周恩来、邓小平等先辈们的革命足迹。他们不仅是展品背后历史的创造者,更是将理想信念付诸实践的行动者。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是历史长河中矗立的巍峨丰碑,亦是精神星空中永恒闪耀的灯塔。它无声诉说着:信仰的火种能穿透岁月迷雾,青春的锋芒终将劈开时代暗夜。今日,我们以敬畏之心触摸历史,更以担当之志传承薪火——让红色故事在唇齿间流转,让文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铭记先辈足迹,赓续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定以青春之我,续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壮阔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