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数字艺术设计系开展了一场“行走的课堂”沉浸式教学活动,由系副主任王博带队,携手专业教师魏景哲、企业导师文畅、教学秘书王鑫雅以及辅导员杨嘉萌,共同带领2024级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四个班级学生前往石家庄井陉县,走进中国解放第一矿——正丰矿·段家楼景区。此次活动结合了《摄像技术与剪辑》课程,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拍摄创作实践,将一堂特殊的“红色实景课”搬进这座见证中国工业奋斗史的活态遗产中。
井陉矿区是全国最早解放的矿山重镇,被誉为“解放第一矿”。回溯历史,早在1926年,中国共产党便在此播下革命火种,开展早期革命活动;1927年,党组织正式建立,红色工会也随之成立,为矿工凝聚起反抗压迫的力量。此后,张千栋、曾怀德、李玉等工运领袖挺身而出,带领矿工掀起多次罢工斗争,用团结与勇气捍卫权益,让这里成为记录中国工人阶级觉醒的“红色教科书”。
抗日战争时期,正丰矿是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面对侵略者的残酷统治,矿区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隐蔽斗争的方式开展了抗敌行动。用不屈的意志和热血坚守着民族气节,书写下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
当红色主题沉浸式情景剧在历经风雨的工业遗产建筑中启幕时,时空仿佛在此刻折叠,此刻同学们不再只是观众,而是化身历史的亲历者,在一个个任务中被拽入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同学们为传递情报与“敌”周旋,为完成生产任务挥洒汗水,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力量,真切感受着那段关乎家国命运、实业报国的峥嵘岁月。
在沉浸式体验中,书本上抽象的文字变得鲜活可触,同学们真切感受到“解放第一矿”背后,先辈们为家国命运挺身而出的担当、为实业报国挥洒汗水的执着。当剧情落幕时,同学们表示:“第一次如此贴近历史,才真正明白‘责任’不是口号,是危难时刻的坚守;‘担当’不是标语,是为理想拼尽全力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