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动态
数字艺术设计系“沉浸式教改实践”系列活动——走进正丰矿·段家楼景区
发布时间:2025/10/24
撰稿:魏景哲 谭晓宇
编辑:英颖
审核:李建新 杨磊 李乔 王博
来源:

图片1

       2025年10月21日,数字艺术设计系开展了一场“行走的课堂”沉浸式教学活动,由系副主任王博带队,携手专业教师魏景哲、企业导师文畅、教学秘书王鑫雅以及辅导员杨嘉萌,共同带领2024级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四个班级学生前往石家庄井陉县,走进中国解放第一矿——正丰矿·段家楼景区。此次活动结合了《摄像技术与剪辑》课程,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拍摄创作实践,将一堂特殊的“红色实景课”搬进这座见证中国工业奋斗史的活态遗产中。

井陉矿区是全国最早解放的矿山重镇,被誉为“解放第一矿”。回溯历史,早在1926年,中国共产党便在此播下革命火种,开展早期革命活动;1927年,党组织正式建立,红色工会也随之成立,为矿工凝聚起反抗压迫的力量。此后,张千栋、曾怀德、李玉等工运领袖挺身而出,带领矿工掀起多次罢工斗争,用团结与勇气捍卫权益,让这里成为记录中国工人阶级觉醒的“红色教科书”。

抗日战争时期,正丰矿是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面对侵略者的残酷统治,矿区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隐蔽斗争的方式开展了抗敌行动。用不屈的意志和热血坚守着民族气节,书写下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

3a951bc0137c739d4ece806a201885fe
       此次同学们以“红色印记”为主题,分组开展影视创作实践。他们运用所学知识,通过镜头语言讲述正丰矿·段家楼的历史故事——景区内留存的斑驳铁轨、老式矿用设备等,都成为了诠释理想信念、传递爱国情怀的视觉符号。让专业技艺与思想教育在实景拍摄中自然交融。同学们手持拍摄设备,如专注的探险家般穿梭其中。他们驻足观察、按下快门,从专业视角解读历史语境下民族工业为求生存发展而做出的生死抉择,用影像记录、传承这段珍贵历史。

1226bd135ed09711d2de228d316a4ca5

当红色主题沉浸式情景剧在历经风雨的工业遗产建筑中启幕时,时空仿佛在此刻折叠,此刻同学们不再只是观众,而是化身历史的亲历者,在一个个任务中被拽入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同学们为传递情报与“敌”周旋,为完成生产任务挥洒汗水,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力量,真切感受着那段关乎家国命运、实业报国的峥嵘岁月。

在沉浸式体验中,书本上抽象的文字变得鲜活可触,同学们真切感受到“解放第一矿”背后,先辈们为家国命运挺身而出的担当、为实业报国挥洒汗水的执着。当剧情落幕时,同学们表示:“第一次如此贴近历史,才真正明白‘责任’不是口号,是危难时刻的坚守;‘担当’不是标语,是为理想拼尽全力的勇气。”

       在此感谢正丰矿·段家楼景区对本次研学活动的大力支持。由景区创新打造的“红色实景研学”模式,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实践,在这里,理想信念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一颗颗充满生机的种子,在真实的历史场景中深深扎根、茁壮成长。